(润之英才班)
一、培养目标
(一)目标定位
本专业适应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和教师队伍建设重大战略需求,立足湖南,面向全国,传承红色基因,坚持五育并举,培养师德高尚、教育情怀深厚,具有国际视野,英语学科素养以及人文与科学素养扎实,英语语言基本功、跨文化能力、综合育人能力和教学教研能力突出,创新意识和自主发展意识较强,具有卓越教师潜质,能在中学从事英语教学、教研和教育管理工作的人才。
(二)目标预期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五年左右能够达成如下预期目标:
1.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强烈的国家认同感、深厚的教育情怀和高尚的师德,热爱英语教育事业,立志投身基础教育,立德树人,依法依规执教,关爱关心学生。
2.掌握教育教学基本理论,能依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英语学科专业知识、跨文化交际知识、英语教学技能和现代教育技术,设计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活动,构建学习中心的课堂,使用评价改进教与学,引领中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3.掌握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具有将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的综合育人意识,熟悉班级管理工作,能在班级管理、德育教育和校园文化活动中充分突显英语学科的基础地位和育人价值。
4.把握国家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了解中外基础教育发展动态,拥有发展和改革基础教育的热情和能力,能积极反思英语教育教学问题,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教学研究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和终身发展意识。
(三)培养特色
构建CMSSIR人才培养模式,即在与中学合作(Cooperation)协同育人机制下,以双导师制为特色(Mentoring),打牢专业知识和能力(Specialty)基础,突出师范技能(Skills)和教育教学创新(Innovation )与研究(Research)能力培养。
1.协同培养机制化。以中小学英语导师工作坊、教育实习基地为平台,建立大学与中学双方责权清晰、合作共赢的协同育人机制。
2.课程设置品质化。聚焦教育情怀、专业品格以及沟通合作、信息处理、研究创新等能力,设置体现红色一师、前沿性、创新性、高阶性、挑战度的课程。
3.学业指导导师化。实施“双导师制”,为每位学生配备1名专业教师、1名教研员或中学一线教师作指导教师,大学四年全程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
4.专业能力指标化。学生毕业时需拿到英语专业四级证书、英语专业八级证书和教师资格证书;在英语学科、师范技能、“互联网+”“创青春”“挑战杯”等赛事中获奖;参与导师的项目研究1项,立项校级以上或参与省级以上研究性学习项目1项;完成高质量社会调查报告1份,或发表学术论文1篇。
二、毕业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1 [师德规范]
以立德树人为己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守国家教育法规,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教师美德。
1.1 [理想信念]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外语言文化互鉴中,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文化观、民族观、国家观和世界观。
1.2 [依法从教] 遵循党的教育方针,遵守《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尊重青少年的合法权益,自觉践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依法执教的意识。
1.3 [为人师表] 秉承我校校训“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立德树人,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2 [教育情怀]
具有从教意愿,认同教师工作的意义与专业性,具有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人师表,乐于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
2.1 [职业认同] 认同中学英语教育教学工作的特殊性和专业性,具有正确的语言观和英语教学观,具有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对中学英语教育教学事业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坚持英语教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2 [关爱学生] 尊重学生人格,能以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对待学生工作,能以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领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
3 [学科素养]
扎实掌握英语学科知识体系、思想和方法,重点理解和掌握学科核心素养内涵,了解英语学科与相关学科及社会实践的联系,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文化意识,具备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1 [学科知识] 系统掌握英语语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扎实掌握英语语言学、二语习得、英美文学、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等基本知识,熟知中国社会历史与传统文化,初步掌握一门第二外语。
3.2 [学科能力] 具备英语听、说、读、看、写、译等基本语言技能,具有良好的跨文化能力、沟通能力和思辨能力,具备英语文学作品的解读和赏析能力,具备整合英语学科和教育教学知识形成英语学科教学体系的能力。
3.3 [跨学科素养] 了解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了解英语学科与社会实践的联系,了解跨学科知识,对学习科学相关知识能理解并初步运用,初步习得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指导方法和策略。
4 [教学能力]
理解教师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能依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性,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技术,优化设计课程教学方案,开发课程资源,以学生为中心开展英语教学活动。
4.1 [教学设计] 掌握中外主要外语教学流派的思想观点、教育理论知识、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根据英语课程标准和学科特点、学生身心发展和英语学习特点,运用“三字一画”、教学板书、课堂教学用语等英语教师基本技能、信息技术优化学科课堂教学的方法技能进行教学设计。
4.2 [教学实施] 能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英语学习的认知特点,以学生为中心,综合运用教育教学理论、英语语言知识及现代信息技术,创设适合的学习环境,组织教学活动,指导学习过程,进行学习评价;获得运用信息技术支持学习设计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初步经验。
4.3 [教学研究] 掌握教育教学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能选择合适的教育教学研究方法发现、提炼、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改进教学。
5 [班级指导]
具备一定的心理学与教育学知识,熟知教育管理工作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班级管理与建设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法,能根据学生身心特点,针对班级实际,分析并解决班级常规管理中的一般性问题。
5.1 [班级管理] 掌握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特点,掌握班集体建设、班集体管理、学生发展指导、综合素质评价、与家长及社区沟通合作等班级常规工作要点。
5.2 [班级活动] 了解班级德育工作的特性,具备结合英语教学开展班级育人活动的能力,能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参与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获得积极体验。
6 [综合育人]
具有综合育人意识,能将全程育人、立体育人理念融入到英语教学实践和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作风。
6.1 [育人规律] 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养成教育规律,德育为先,具有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意识。
6.2 [课程育人] 体悟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能结合英语教学特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有效剖析课程育人案例,观察和分析学生的情感价值,自觉在英语教学中有机进行育人活动。
6.3 [活动育人] 了解学校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和方法,掌握育人活动的组织形式、运作机制和管理方法,能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将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积极参与组织主题教育和社团活动,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和引导。
7 [学会反思]
具有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意识,了解专业发展的核心内容和发展阶段路径,具备自我控制、思辨反思、持续改进的意识与能力。
7.1 [终身学习] 有全球意识,养成自主学习习惯,能与时俱进,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借鉴、融合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经验;能紧跟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动态,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结合就业愿景制定自身学习和职业发展规划。
7.2 [实践反思] 理解教师是反思性实践者。具备良好的反思能力和一定的创新意识,能在教育见习、实习和研习中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从学生学习、课程教学、学科理解等不同角度反思教育教学问题,不断提升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8 [沟通合作]
掌握沟通合作技能,具有分工协作意识与团队精神,具备基于多渠道、多维度的互助学习和协调工作的能力。
8.1 [合作意识] 理解学习共同体的重要作用,具备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积极开展小组互助与合作学习,愿意与领导、同事、家长等协作探究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8.2 [合作能力] 掌握沟通合作技能,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在校内教育教学实践和校外辅导实践中积极沟通,交流分享,协调分工,较好地完成协作任务,不断提升沟通合作能力。
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支撑的矩阵图
毕业要求 |
培养目标1 |
培养目标2 |
培养目标3 |
培养目标4 |
1.师德规范 |
√ |
|
|
|
2.教育情怀 |
√ |
|
|
|
3.学科素养 |
|
√ |
P |
|
4.教学能力 |
|
√ |
|
|
5.班级指导 |
|
|
√ |
|
6. 综合育人 |
|
|
√ |
|
7. 学会反思 |
|
√ |
|
√ |
8. 沟通合作 |
√ |
|
√ |
√ |
三、学制与学位
学制:实行弹性学制,基本修业年限4年,允许学生在3-6年内取得课程计划规定的学分。
授予学位:本专业学生需修满155学分,对照学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例,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四、专业主干课程
综合英语、英语视听说、英语阅读、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英语语法、语言导论、英语文学导论、跨文化交际、汉英/英汉笔译、中学英语课程与教学论、中学英语教学设计、研究方法与学术写作。
五、学分学时分配表
课程类别 |
课程教学学时学分及所占比例 |
学分 |
学分 所占比例 |
学时 |
理论学时 |
理论学时 所占比例 |
实践学时 |
实践学时 所占比例 |
通识教育环节 |
通识基础课 |
35 |
22.58% |
424 |
356 |
13.28% |
68 |
2.54% |
通识拓展课 |
10 |
6.45% |
160 |
160 |
5.97% |
—— |
—— |
专业教育环节 |
专业基础课 |
28 |
18.06% |
448 |
372 |
13.88% |
76 |
2.84% |
专业核心课 |
26 |
16.77% |
416 |
356 |
13.28% |
60 |
2.24% |
专业拓展课 |
10 |
6.45% |
160 |
122 |
4.55% |
38 |
1.42% |
教师教育环节 |
教师教育基础课 |
12 |
7.74% |
192 |
128 |
4.78% |
64 |
2.39% |
教师教育专业课 |
9 |
5.81% |
144 |
106 |
3.96% |
38 |
1.42% |
教师教育拓展课 |
4 |
2.58% |
64 |
64 |
2.39% |
—— |
—— |
合计 |
134 |
86.45% |
2008 |
1664 |
62.09% |
344 |
12.84% |
实践教育环节 |
21 |
13.55% |
672 |
—— |
—— |
672 |
25.07% |
合计 |
155 |
100% |
2680 |
1664 |
62.09% |
1016 |
37.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