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晚,22级润之英才班本学期第一次读书沙龙在怀中楼605教室如期举行。本次学习活动围绕教育学、翻译学及文学领域的经典著作展开,吸引了众多师生前来参加。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陈艳君教授、学业导师范晓露博士、胡靓博何22级润之英才班所有学生士参加了此次分享会并分别进行了现场点评。
龚安琪、吕帆、刘涛、文一玺四位同学带来了精彩的分享。龚安琪为大家解读了教育学经典著作《什么是教育》。龚安琪从书中的核心观点出发,深入探讨了教育的本质与终极目标,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人文精神如何渗透到科学教育中?在科技创新教育如此火热的当下,我们的文科教育又该何去何从?”她强调,教育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激发学生的潜力与思想。龚安琪的观点引发了在场师生的深思,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紧接着,吕帆同学带来了《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的分享。她详细分析了翻译在五四运动前的中国社会思想变革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指出翻译推动了近代中国思想启蒙和文化转型,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吕帆的分享让大家对翻译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随后,刘涛同学分享了《中国传统译论经典诠释——从道安到傅雷》。他介绍了道安的翻译理念和傅雷“信、达、雅”的经典翻译标准,梳理了古今翻译思想的传承与创新。刘涛的分享让大家对翻译理论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也激发了大家对翻译实践的兴趣。范晓露博士在点评中鼓励同学们从中进行钻研,获得新的发现,并强调在翻译中要更多关注文化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最后,文一玺同学为大家带来了余华的小说《第七天》的分享。她通过对小说中人物命运的剖析,探讨了生命的孤独、死亡的意义及生存的挣扎等深刻主题。文一玺的分享引发了全场对生命本质的深思,大家纷纷表示被余华细腻而冷峻的笔触所打动。胡靓博士在点评中认为,余华的作品揭示了当代社会的复杂性,作品中表达的哲思引人深省。
副院长陈艳君教授提出英语大阅读的理念,勉励大家不只做看书人,而是要从“读书人,解书人,讲书人,践书人”的多重视角将阅读走向深处,落到实处,做到“读-思-言-达”,多读书、多思考、多产出,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在热烈的掌声中,本次读书沙龙圆满落幕。此次活动不仅拓展了大家的知识视野,也激发了大家对不同学科经典书籍阅读的深入思考。正如列夫·托尔斯泰所云:“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此次读书沙龙既是一次跨学科的思想交汇,也是一次心灵的共鸣与启迪。相信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中,大家会继续探索书中的智慧与人生的真谛。
(责任编辑:廖爱秀;审核:陈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