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网站管理

润之英才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人才培养  > 润之英才 正文

书香浸润英才,经典对话心灵

 

—23英语润之班“文学的魅力与探索”读书分享会圆满举办

 

来源:杨紫凤 日期:2025年05月21日 17:33浏览数:

2025年5月21日下午,23级英语润之英才班“文学的魅力与探索”读书分享会在怀中北110教室隆重举行。活动以经典与当代文学的跨时空对话为核心,吸引了班级全体同学参加。学院何培森书记、胡靓博士、罗海燕老师参加并做指导,现场气氛热烈,书香弥漫。

一、文学主题:以文字为舟,遨游思想之海

活动伊始,主持人以一段鲁迅《野草》的深情朗诵拉开序幕,瞬间将师生带入文学的浩瀚世界。策划人黄馨瑶同学介绍了活动初衷:“文学不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人性与社会的镜像,希望今天的分享能激荡出更多思想的火花。”

二、《茶花女》:爱与牺牲的悲歌

宁雪晴同学携《茶花女》率先登场。她以玛格丽特的悲剧命运为切入点,剖析了19世纪法国社会的阶级矛盾与女性困境。“她的爱纯粹如茶花,却凋零于世俗的寒冬。”宁雪晴的动情分享引发了全场共鸣。

学院党委书记何培森在点评中提到:“雪晴的讲述不仅充满个人感悟,更通过眼神交流将玛格丽特的悲欢‘搬’到了现场。这种灵活的形式和真挚的表达,正是‘双百工程’倡导的实践精神——让书本活起来,让思考动起来。”

三、《哈姆雷特》:生存与毁灭的永恒叩问

胡晨同学对《哈姆雷特》的解读则将焦点转向人性的复杂性。他结合“生存还是毁灭”的经典独白,探讨了现代社会中个体的迷茫与抉择:“哈姆雷特的犹豫,何尝不是我们面对内卷与焦虑时的真实写照?”胡靓博士对此深表认同:“这次分享跳脱了文本表层,巧妙地将莎翁的命题与青年人的精神困境结合。比如‘躺平’与‘奋斗’的争议、理想与现实的撕裂,正是文学关照现实的生动体现。”

四.《德伯家的苔丝》:命运碾压下的女性悲鸣

宋诗瑜同学对《德伯家的苔丝》的分享尤为引人深思。她以苔丝被社会与命运双重压迫的悲剧为主线,剖析了维多利亚时代对女性道德的双重标准。“苔丝的纯洁从未被玷污,玷污她的是伪善的社会眼光。”宋诗瑜的犀利观点直击人心。她进一步联系当代,反思“标签化”对女性的束缚:“苔丝的‘堕落’是时代的谎言,今天的我们是否仍在重复这种审判?”

五.多元经典,碰撞思维之光

随后的分享环节中,宁霞以《傲慢与偏见》揭示婚姻与金钱的博弈,诙谐剖析“达西式傲慢”背后的社会偏见;舒香蓝月借《小妇人》传递女性成长的坚韧,坦言“乔的叛逆让我学会了忠于自我”;魏良洲以《活着》诠释生命的韧性,一句“活着本身就是意义”令全场动容;雷雅婷则用《德古拉》探讨人性中的善恶交织,提出“吸血鬼的永生是否隐喻现代人的欲望囚笼”。肖奕冰分享的《荆棘鸟》更是以“爱与宿命”为主题,犀利发问:“若命运是荆棘,我们是否仍有歌唱的勇气?”

文学是“人学”,它让我们在阅读中反观自身,在思考中触摸时代脉搏。本次读书会以书为媒,架起了经典与当代、文学与生活的桥梁。23级英语润之英才班的同学们用真诚的分享与深度的思考,诠释了“文学即人学”的真谛,为校园文化增添了一抹隽永的书香。

(责任编辑:廖嘉琰;审核:陈艳君)

关闭